保密条例与禁邮令

作者:赵玉英 2024-08-12 18:15:18 浏览:100
文章摘要
60年前的金秋时节,在中国西北荒漠罗布泊腹地成功爆炸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春雷般的巨响撼动整个世界,这是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中国人民向世界发出的最强音,从此,一个挺起脊梁的民族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罗布泊上空的蘑菇云早已散尽,千里戈壁也恢复了昔日的宁静,可世界并不太平,人类和平依然经受着严峻考验。此时此刻,我们不由地回想起自力更生开创原子弹事业的艰难历程,怀念为研制试验核武器而呕心沥血的革命前辈,更为运筹帷幄的共和国领袖们超人的政治胆识和大无畏的革命气概而折服。今年是中国首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为了纪念这一特别的历史事件,以使我们永远铭记那个艰苦奋斗的火热年代,永远铭记那个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永远铭记那些敢为人先的老一辈创业者的丰功伟绩与革命情怀。近日,“华语有约”通过整理资料、征集文稿、参考文献等方式,继2023年"东方巨响60年"征文活动基础上,继续推出征文活动。通过领导、专家、战友、职工的回忆文字,展现他们听从祖国召唤,怀揣梦想、使命、责任、荣誉的动人故事。 时代的需要造就伟大的事业,伟大的事业更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东方巨响60年"欢迎广大战友积极投稿,与大家共同分享和怀念那段难忘的人生岁月!


保密条例与禁邮令


□ 口述 赵玉英     □文字整理 方效民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举国欢腾,万民庆贺。

当时,我正在基地后勤部护校学习。我们天津一共60多人,63年8月参军,63年9月初到达基地,成为马兰基地后勤部护校学员。我们中间年龄最小的16岁,最大的21岁,我当年18岁。

新兵训练时,第一课讲的是保密条例、条令。其实当时部队执行什么任务,我们并不知晓。

部队的保密规定十分严格。保密教育是我们重中之重的一课。教员十分严厉的要求我们,必须熟记,背下来并严格遵守。还特别讲述了一些泄密案例,惩处的结果。

大家学的都很认真。年代久远,但有两条却始终铭刻于心,那就是:“知道的不说,不知道的不问。”在以后的工作中,常有同事出差或者外出。但在部队里已形成习惯,从没有人主动问及去哪儿,做什么。这个习惯在我转业后,仍继续保持着高度的警觉。从不向任何人,透露我在部队的经历及工作。这是马兰留给我的职业操守。

记得在1964年4、5月份,校领导向我们传达了国防部下达的“禁邮令”。告诉我们不能与外界联系、不能写信、不能打电话、发电报。总之,切断一切对外联系,因为有保密条例在先,大家都很自觉遵守,现在才知道那两句名言:“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可当时大家还不知道是为什么,时间一天天过去,一个月、两个月,我们的家长、同学、朋友不断的来信。可我们谁也不能回信,严格遵守纪律。

有一天,校领导把我叫到办公室,拿出一份儿我父亲发来的电报,内容大意是:“孩子已几个月没有音讯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如果出了事,也请首长告知。”我知道家里一定很着急,我搓着两只小手儿,不知道该怎么办。校领导安慰我:不要着急。也有其他同学的家长,给我们写信,甚至发电报,询问情况。但我们是军人,军人要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目前你们要做的是安心学习遵守纪律,不要给家里写信和解释。                             

 过了几个月,终于在1964年10月16日晚饭后,我们接通知:全校学员,到546医院食堂集合。当我们到医院食堂后,看见那里早已集合了全院的工作人员。部队后勤部于清河政委,向大家庄严宣布:“今天下午15点,就在咱们部队试验场区,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咱们自己的原子弹!”当时大家一下子愣住了,接着突然醒悟,激动的抱在一起,又蹦又跳,不知该怎样抒发心中的喜悦。

宣布后,我们整队回学校。在路上,大家的脚步轻快而有力。回到教室里,我们一起合唱了一首“伟大的军队,伟大的党……”这支歌,我们唱的如此整齐,歌声如此嘹亮,从来没有过。

60年,弹指一挥间。那天的情景却深刻在我的脑海里,这辈子也忘不了。

爆炸后又过了两三个月,通讯恢复了。面对家里人的反复追问,我编着连自己都无法相信的理由,敷衍着。我突然明白了那句老话“谎话是编不圆的。”不管怎样,总算应付过来了。

2024年,我们庆祝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60周年,陈年往事又涌上心头。天山戈壁、场区的风沙、颠簸的搓板儿路、医院门前小溪旁盛开的马兰花儿……留给了我们多少美好的回忆!



口述:赵玉英 ,原马兰基地546医院妇产科护士长。

文字整理:方效民,曾在马兰基地546医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