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协同 勇攀高峰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背后的故事

作者:刘华清 2024-08-30 09:03:04 华语有约 浏览:78
文章摘要
中国校园文化

大力协同 勇攀高峰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背后的故事

□ 刘华清


六十年前的金秋十月,即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中国西部大漠炸响,震天憾地的东方巨响,遮天蔽日的蘑菇烟云,鼓舞国人,震惊世界。

鲜有人知,这枚让中国人挺起脊梁的核弹,是位于千里之外的青海省海北州金银滩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221基地研制的。

鲜有人知,这枚改变世界战略格局的核弹最重要的两大部件,即核弹的第一层壳体,第二层壳体,以及研制核弹其它重要部件所需的7项工艺装备,是中国航发西航公司研制的。

1962年,代号596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进入了即将投入试制的关键阶段,9月11日,核工业部向中央提出《争取在1964年,最迟在1965年上半年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的两年规划》。10月30日,总参谋长、国防工办主任罗瑞卿向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呈上《关于加强原子能工业领导问题的报告》,11月3日,毛泽东主席批示:“很好,照办。要大力协同做好这件工作。”

遵照毛主席“要大力协同做好这项工作”重要批示,在周恩来任主任的中央专委领导下,国家26个部、委,20个省、市、自治区,全国900多个企业,投身到“争气弹”研制中,展示了新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无限魅力。

代号596,昵称“邱小姐”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据参与研制的原221基地贺重庆老人回忆,其主要金属部件有一号件,二号件,五号件,六号件。这些部件的形状特殊复杂,需要专用的设备进行加工,然而当时221基地。不具备这样的条件。1963年初,相对简单点的5号、6号等部件,由221基地512车间通过改装普通车床采用靠模法进行试验加工。但形状更为特殊复杂的1号部件,2号部件,凭借221基地当时的技术装备显然无法完成研制。

1963年7月的一天,三机部赵尔陆部长一个电话,将西航公司(时称西安国营红旗机械厂)厂长肖云、总工艺师马世英招到了北京,下达了一项绝密任务。要求西航公司承担研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两个重要壳体部件,以及模拟球、测量工装、旋转工作台、振动壳体夹具,大球模具七项工艺装备任务。几天后,国务院国防工办通过三机部正式行文向西航公司下达了上述研制任务。

1963年8月,221基地设计部17室于宗舜,携带图纸到西航公司进行技术交底。1号部件,2号部件,是原子弹两层重要壳体部件,均为几何型面复杂、精度要求高、光洁度要求高、材料特殊的球型部件。其中核弹关键核心的2号件需加工空间坐标位置精度要求极高的10多个五方型、数十个六方型蜂窝孔的球体,以及公差极小的200余个空刀孔。 

为完成这项光荣而艰巨的政治任务,西航公司委加强统一领导,由厂长肖云、总工程师蒋祖同共同负责,副总工程师曲光信和总工艺师马世英具体组织实施,党委副书记张佩负责思想政治工作,党委提出并贯彻“一切为75车间让路”重大举措。 

为高速度,高质量完成研制任务,经三机部协调由三机部陕西兴平514厂负责1号件毛料铸造,三机部沈阳黎明机械厂负责2号件毛料铸造。

为高速度,高质量完成研制任务,并为以后研制工作积累经验。二二一基地派遣于宗舜、谢士举、吴敬秋三名工程技术人员,赵成发、董洪德、宋玉家等八名具有五级工以上技术水平的工人前往西航公司协同工作,后来这些人都成为了二二一基地科研生产的骨干力量。

为加快试制进度、快速解决问题,西航公司抽调相关部门和公司40、41、52车间干部、技术人员、工人共计51人,在5号厂房最南跨安装15台设备,组建由公司实行垂直领导、实行封闭式管理的75车间。为严格保密,所有参加和接触该项目的人员都经过严格政审,75车间设立岗哨、实行封闭管理,零件中转出车间进行热、表处理均需装箱封闭,热表车间在后夜班或星期日清理无关人员再进行工序。

为确保一次成功、万无一失,在加工正式部件前,西航公司采用先锋批假毛料进行真工序实战练兵,提前暴露和解决加工中潜在的问题,开展两种加工工艺方案对比试验,提前暴露和解决问题,最大可能提高加工的可靠性。

75车间职工在车间冯主任身先士卒率领下,发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精神。竭忠尽智攻坚克难,在设备加工尺寸不够、功能不够,无法试制部件尺寸大、精度要求高、全新工艺的两大壳体部件的困难面前。干部、技术人员、工人迎难而上。设备加工直径不够——采取底部垫高;设备功能不够——采取车床与铣床合二为一;部件型面复杂装夹困难——自制特殊桶形夹具。在卧式镗床采用特制双迴转夹具,进行2号部件空间坐标位置精度要求极高的十多个五方型、数十个六方型蜂窝孔,公差极小的200余个空刀孔加工。凭借自制特殊“加工中心”和“专用设备”,高质量、高效率、高精度,按期完成了第一颗原子弹两大壳体部件研制任务,完成了七大工艺装备研制任务。

西航的干部和职工在很短的时间,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奉献智慧、挥洒汗水,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作出了贡献。

后记:1976年3月,我在二二一基地消防大队服役期满,离开留下青春印记,位于青海金银滩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221基地,复原退伍回到了古城西安,分配到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

一天在厂区的路上不经意间遇见了221基地一分厂的几名青工顿感非常意外,交谈后得知我所在的西航是221基地的青工培训基地之一。也隐约得知西航曾参与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弹体及多项重要工艺装备制造。再以后,在参与编写西航厂史时阅读了到了当年西航参与研制第一颗原子弹的详实资料。于是就撰写了一篇文章,经保密审查合格后,于201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五十年时公开发表。此后经与当年参研的数位职工交谈,阅读当年赴西航参与研制的221基地职工的回忆文章,对这段尘封的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

西航公司是中国最大的航空发动机和舰船用燃气轮机研制和批量生产企业,但与中国核武器研制的渊源可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是前苏联援华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最初的厂址位于甘肃省兰州市西郊河口、坐落在群山环抱的黄河河谷两岸,1958年在部分厂房和技工学校建成的情况下,因核工部504厂选址人员瞅上了这个地方,故西航公司离开这块风水宝地,重新选址西安北郊渭河之滨。在出色完成596任务后,西航还完成了数批次核弹壳体及其它部件研制任务。作为221基地青工培训基地之一,为221基地培养了多批青年技术工人。与中核工业其它单位的合作关系延续至今。

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六十周年的今天,重温这段全国一盘棋,大力协同,勇攀高峰的历史,深感“大力协同,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优越性所在,将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事业中继续绽放无穷魅力。


▎作者简介

刘华清,男,中共党员,西安交通大学毕业。1972年入伍在二二一基地消防大队任通信员,班长。1976年复员到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2015年退休。曾任《红旗报》总编,《西航工会》杂志总编,《中国航空在线》网站总编,西航公司宣传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