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恒昌:百步穿杨的叶团长

2023-10-09 15:06:18 浏览:64

百步穿杨的叶团长

作者:孙恒昌


1926年春,高要领村男女老少兴高采烈地舞狮子,敲锣打鼓,隆重地迎接叶挺团长。

春光明媚,欢迎的人群高举着“欢迎叶团长”“欢迎革命军”“农民协会万岁”等五色三角旗。马蹄声中一位身材魁梧、威武英俊的年青军官骑着一匹白马来到村前。

“长官,您是叶团长吗?”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挤开人群激动地问。

“老伯伯,你好呀!我是叶挺。”

“叶团长来了,白马将军来了!”掌声如雷贯耳。

一位小姑娘盯住叶挺腰间的短枪,好奇地问:

“叔叔,这是什么?”叶挺这时发现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身高只到自己腰部,她是那么天真,于是把她抱了起来,笑着说:

“手枪。”

“听说你的枪法很准,要打敌人的头就打中头,要打敌人的屁股就打中屁股,是吗?”小女孩撒娇似的说,并亲了亲叶挺的脸。

叶挺谦逊地说:“我的枪法不好。”

“听人讲,你的枪法百发百中。叶团长,打一枪吧,好让有福气的人都看看!”老人称赞了叶挺几句,这时一呼百应,掌声不断。

叶挺笑着向众乡亲点了点头,:“我打偏的话,请大家别见笑。”说完左脚一蹬,右手轻轻地拔出手枪,朝着约五十米远的一根竹竿尖端的竹节射去,“砰”的一枪, 子弹击中那根竹节。

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叶团长真是名不虚传呀!”

延伸阅读:

叶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之一,杰出的军事家。毛泽东称赞他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他开创人民军队之路的功绩以及崇高的气节,流芳百世。


请客


根据南昌起义前委的指示,朱德在起义这天晚上执行特殊的使命——“请客”。

1927年7月31日傍晚,身为南昌市公安局局长的朱德,在南昌有名的佳宾楼摆宴。他利用与滇军的“旧谊”,把国民党第三军第二十三团团长卢泽明、第二十四团团长肖曰文和一个副团长蒋学文“请”到佳宾楼。朱德热情款待三位,笑脸相迎,“三位,赏脸,是我最大的荣幸。”

卢泽明恭维到:“朱局长,过谦了。哪里用得着卢弟的,尽管说。”

“是呀!我们尽力而为……”其他两位放松了警惕。

朱德同志借一个理由离席,“各位尽兴地用餐,我请客,喝好吃好。现在我出去方便一下。”迅速去布置起义任务。

吃罢晚饭打麻将“消遣”时光,几个人玩得不亦乐乎。此时朱德早已让警卫员把他们的枪收缴了。起义的枪声一响,几个军官束手就擒,两个团的武装轻轻松松就被起义军解除了。

这时候,警卫员小刘根据朱德的嘱咐,宴请几位警务员。“我们去那边吃酒,在这里我们喝不好,吃不好。”几位“请客”带来的警卫员高兴地跟着到外边吃酒。

这样,朱德安排士兵机警地把几个敌军官的自卫武器移到其他地方。1927年8月1日凌晨,埋伏在外面的起义军战士一涌而入,将敌人的几个指挥官扣押起来,为解除第三军两个团的武装创造了有利条件。

延伸阅读:

革命走到危急存亡的关口,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抛却一切幻想,拿起枪杆,走向武装革命之路,中国共产党在南昌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朱德在起义前后,不惧艰险、勇挑重担。朱德在江西有便利的工作条件,受中共中央的指派,前往南昌做起义前期准备工作。向周恩来汇报了南昌城内国民党军队的驻扎情况,画出详细的驻军布防图,图上标明碉堡、火力点及进攻路线。周恩来称赞朱德为准备起义立了大功。


单刀赴会交朋友


毛泽东率部到达三湾,派人给袁文才送去了一封信,提出“上山”的请求,却遭到“山大王”袁文才的拒绝,毛泽东决定亲自登门拜访。

工农革命军特务连连长曾士峨担心毛泽东的安危,派全连跟随。毛泽东则开玩笑说:“拉出你们100条汉子,岂不让人更担心?我说过了,明天只有我和宛希先同志去嘛,我一个瘸子加一个矮子,他们就不怕喽。”

大家还是不放心,毛泽东又说道:“我和宛党代表这次去不是同他们对阵的,是去交友的,交友岂能动刀枪,心诚则灵嘛,不会出么子事的,大家放心,请解散回去吧!”

2027年10月6日,毛委员披一件大衣与六名红军战士经茶梓冲进来。 袁文才不了解毛委员的部队,预先在林家祠堂埋伏二十多个枪手。袁文才在林家祠门口石桥上等候毛泽东, 发现毛泽东只带了几个人来,便迎了上去,一直把他们带到林凤和家,吴石生在门口杀猪迎接毛委员。毛委员和袁文才边吃瓜子花生、喝茶,边说话,从上午十点谈到太阳快落山。

“你们反抗豪绅地主,与我们一样……”毛泽东笑着说,“送给你们100支枪、一些马鞍及手枪套。” 

“这?!”袁文才大吃一惊。

袁文才不但同意工农革命军在茅坪设立红军医院,而且在次日亲自带领部队和当地群众热烈欢迎毛泽东和工农革命军进驻茅坪。

延伸阅读:

毛泽东争取了袁文才,便争取王佐,派出了何长工。何长工随袁文才的代表一同上山, 一边替王佐的母亲抱小孩,一边向他们灌输革命道理,逐渐使这位“打富不打贫”的“山大王”愿意迎毛泽东的队伍上山。但他的心中始终对打着“中国工农革命军”旗号的队伍存有戒备之心。红军帮助王佐除掉了勾结官府、欺压贫民的尹道一后,他才亲自带领部下迎接毛泽东率部进入井冈山的中心——茨坪。这样,革命的红旗才插上了井冈山,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十二分节俭主席


在井冈山、兴国和瑞金,至今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红歌。《苏区干部好作风》就是流传在兴国的带有浓厚客家文化特征的曲调优美的民歌。

中央苏区是共和国的摇篮,由于敌人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苏区军民生活极度困难。不管中央政府主席还是工作人员都没有工资报酬,只发八两大米和一毛钱菜金的伙食费。

刘启耀是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自己背着米到机关。他的老婆幽默地说:“老公老公,饭要我供。”

他自豪地回答:“革命成功,吃穿不穷。”

“你这是……”

“十二分节俭是我发布的,我更要遵守,不能例外。”他认真地说,“否则就成为革命的罪人。”他还要求所有工作人员都要节俭, 所以 大家都称他为“十二分节俭主席”。

在敌人重兵围剿时,游击队不得不分散突围。突围前,省委书记曾山把一个褡裢交给他保管,里面装有金条、首饰和银元,这是江西省委的全部活动经费。在突围中,他死里逃生,与组织失去了联系。他只好隐姓埋名,走村串寨,乞讨度日。

谁也不会想到,这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叫花子会是鼎鼎大名的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更不会有人想到,这位风餐露宿、饥寒交迫的乞丐居然腰缠万贯。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刘启耀也分文未动。

延伸阅读:

在井冈山,至今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红歌。 《苏区干部好作风》这首歌开头唱到:“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歌词直白,是苏区干部艰苦奋斗、克己奉公、一心为民等优良作风的真实写照。中央苏区大约8万名家住中央苏区已分田的本地干部连伙食费都不要,“节省一个铜板为着革命战争”“节省三升米支援前方红军”的口号响遍苏区每个角落。


得了一门迫击炮

学生/ 孙恒峰  指导教师:孙恒昌


贺龙的女儿——贺捷生,红二方面军长征中最小的成员。她的女名字来源于有趣的故事。                                            

1935年11月1日,贺龙正在前线指挥红二方面军浴血奋战,大女儿降生在湖南桑植县冯家坳一户农家。王震急忙将这个好消息拍电报发给了贺龙。因为电报的内容要使用暗语,这一消息只能被译成“祝贺副主席得了一门迫击炮”。

贺龙率领红二方面军突破敌人140个团的围追堵截,接连取得龙家寨、十万坪、忠堡、板栗园等战役的重大胜利,击毙敌师长谢彬、俘虏敌师长张忠汉,捷报频传,军心大振。贺龙这时候率军打完一场漂亮的歼灭战,译电员兴冲冲地拿着刚译出的电报边跑边嚷:“副主席,你得了一门迫击炮!”战士们听后都围上来好奇地问:“什么样的迫击炮?”

译电员解释说:“是贺龙副主席当爸爸了。”周围人听后都喜出望外地向贺副主席表示祝贺。 贺龙得知消息后,笑着说:“新添小女!”直奔指挥部找到了有学问的肖克,将电报拍到他的手中,笑呵呵地说:“快,给起个名字,你是红军里的文化人!”

肖克笑着说:“既是打胜仗时生的,就叫捷生吧!”贺龙也非常满意,这名字一语双关,不但有纪念意义,而且也是对革命胜利的祝愿!

“捷生,打胜仗!捷生!”大家知道后欢呼起来。

延伸阅读:

长征是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期间,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一次战略转移。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坚强意志。


总结:

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走好今天的长征路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重要指出“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走好今天的长征路”。

土地革命年代,中国社会危机四伏,国民党反动派置民族危亡于不顾,向革命根据地连续发动大规模“围剿”,中国革命到了危急关头,中华民族到了危急关头。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这一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

简介: 孙恒昌,山东省汶上县孙口学校高级教师,济宁市作家协会会员。对诗和散文特别喜爱,多次研读中国文学。剧本《范儿孙犟劲》入选《山东省故事选》,剧本《村支书》入选云南昆明剧变,并出版发行;《贺兰山的抉择》获得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奖;文章10篇在《快乐写作》出版发行,2017年9月参加全国冰心文学大奖赛,10篇获奖;在2019年三首诗刊登出版在《华南诗刊》,在2020年5月40篇文章录入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语文素养核心读本》,承担七年级版本的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