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唐蜜论文《从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角度浅谈网络语言》

第十八届全国语文规范化知识教育论文评比大赛

论文《从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角度浅谈网络语言》

从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角度浅谈网络语言

作者:大庆市第六十九中学二部唐蜜

普及推广国家规范化汉语言和文字使用,促进语言的规范化合理使用与推广是构建和谐社会、普及基本教育和保证社会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国家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和基础保障,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的民生工程。

语言向来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沟通所使用的工具,也是历史文化的载体。语言的交际和沟通功能最终决定了语言的社会稳固性。语言由于其特殊本质决定了语言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而规范的汉语言始终跟随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而进一步发生变化。所以,作为一名一线的语言基层工作者应坚持正确的语言观,认真分析当今社会发展对语言工作的种种要求,将规范化的语言普及推广开来。将其运用到更广泛的范围中去。

当今时代信息化网络化正在高速发展,我国早在很多年前就步入了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在全中国的应用和普及推广也直接诞生了纷繁复杂的网络语言,社会的特定环境促进了网络语言多元化的发展。当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语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网民数量的增加而日益繁富起来,并对传统中国汉语语言的使用和人们普遍的日常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改变,所以当网络语言诞生之时就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各种声音与观点充斥整个网络。网络语言是一种特殊且新型的语言形式,那些熟悉的、不熟悉的词语以各种形式从各种平台汇聚到我们的屏幕上,再从我们的指端、口中废除,这已经成为我们当下生活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网络语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的应用范围局限在特定的环境和特定年龄的人群中。随着大量新词新义的出现,网络词汇也将朝着多元化发展,这是网络语言势不可当的发展趋势。

一、网络语言的特点。

1.口语化。网络语言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大量的口语化,去书面化,大量的新型词汇和语气词构成了网络语言的主要特征。尽管网民基本上都受过高等教育并且会正确规范地使用现代汉语言,但是在网络这个特殊设定下,大家由于急于表达谈话主题或个性需要,或者为了展示其地方特色,或是模仿某地方言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口语化的语言成为网络对话中的主流。

2.简略性。网络语言在发展的过程中显示出了超常规的随意性,它将各种文字和符号全都聚和在一起,糅杂展开改变,比如汉语和英语混合,符号和字母的混合运用,例如“郁闷ing”(郁闷中)“工作ing”(工作中)“I服了U”(我服了你)等。

3.个性化。网络语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当年轻人在网上彼此无所顾忌交流的时候,他们运用最基本的、最常见的特殊符号,这些特殊符号就成为他们张扬个人特点的一种标志。虽然网络的世界是虚拟的,但从网民的性格特点来看,年轻人拥有着超乎想象的惊人的创造力,这种网络语言没有声音、没有语气、也不曾留下任何笔迹,仍就可以满足年轻人的个性化的需求,并且没有抹煞网民在网络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个性”展示。他们张扬自己的个性,以引起社会的关注,成为社会的热点。

4.创新性。第一,叠加方式的使用。例如 “东西”为“东东”“害怕”为“怕怕”等等。第二,表情图标在网络交流中的运用。各种各样的表情和代表语言的符号才得以在网络交流中铺天盖地传递开来,减少了人们对信息理解有误的可能性。第三,网络新词的出现。比如, “没有——木有”“怎么了——肿么了”等等。

二、网络语言对社会的影响。

网络语言是新时代新媒体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其迅猛发展之势也对现实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网络已经称为各种新的表达方式的孵化器、试验场和集散地。

1.积极的影响。

由于网络语言的创新性和多样化及表达直接化,让从前枯燥单调的网络文字交流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充满生话气息。也吸引了更多网友的加入,大家都不自觉地加入网络语言使用的队伍中来。很多网络用语形象地概括了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不少传统语言表达不出来或无法叙说准确的句子语气、词语的趣味、文章的意境,网络语言都能准确地恰当地表达出来。一些网络语言因其对事物表达准确,充满趣味性,非常形象并且方便记忆,阐述生动形象,于是逐渐进入日常用语当中,如“黑客”“博客”“驴友”等网络词语,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话中使用频率超高的词汇,在一定程度上网络用语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词汇量,也增加了现代汉语传播途径和语言魅力表现的手段。

2.消极的影响。

除了使用传统汉字和标点符号以外,网络语言也大量使用数字、符号、拼音和英文字母等等,这些新型语言的使用对传统汉语语言体系的规律性、完整性、规范性造成了一种破坏性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同音的数字代替汉语当中的文字,与此同时网络用语减弱了汉字的表意性,比如:把“再见了”写成“886”;把“不要这样子”写成“表酱紫”;把“吃吃吧”写成“778”。

(2)同音字、同形字、同义字的相互替换,颠倒原来的词义,以表达新的词语意义,如:“杯具”替代“悲剧”。

(3)网络新型词汇改变了原有的规范化的汉语语言,原本的概念和意义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如:“黄昏恋”理解为“晚上锻炼”“集美”理解为“姐妹”。

(4)将中英文混写使句子读起来不伦不类,不符合语言使用规范的标准,如:把“我和妈妈去逛动物园”写成“我和妈妈去逛200”,其中“200”是网上流行的“ZOO”(动物园)英文的另类写法。

总之,这些新型的复杂网络用语彻底改变了汉语体系当中的坚固基石,使得汉语体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用语不顾汉字的表意表音功能,增加了汉语的阅读和理解难度,也无形中对汉语的根基(汉字形音义关系)形成巨大的地冲击。

网络语言的不规范受到以上几方面影响,制定网络语言规范标准迫在眉睫,在制定标准的同时要充分加以考虑网民的语言习惯。

三、对网络语言进行规范的标准。

1.从语言发展的历史规律来看,我们要坚持符合语言生成、组织、应用与发展规律的标准。网络语言亦属于汉语语言的一种,它需要遵循网络语言自身的发展规律,又要对于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新型词汇加以修饰,符合语言规范标准的我们加以鼓励和引导,并且积极在社会中推广开来。反之,不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无论从语言的自身发展,还是从使用的方便程度上讲,这类大面积使用的现象在现实世界的语言使用中是应该被禁止的。

2.从网络的复杂因素来解析,我们应该坚持网络空间和现实空间区别对待标准。

我们对网络语言的规范是指对网络语言在现实世界中使用的一种约束,而不是对网络语言在网络中使用的规范。网络虚拟世界的创造力极强,词汇的更迭也十分频繁,每天都有可能产生网络新词,每天都有大量网络旧词灭亡,所以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对网络语言进行一刀切似的约束和规范。这需要网络世界对网络语言进行自我淘汰与规范,而外部介入性的规范标准很难实施执行。当网络上的某种词语经过长期使用,逐渐被大家接受并稳固下来,并从网络渗入到现实语言中时,就需要我们对它进行规范,成为正规的符合标准的汉语言体系。

3.从社会因素来看,应该坚持约定俗成的标准。网络词汇是否能够被大家普遍接受,就要看它在现实世界中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如“玉米”( 李宇春的歌迷) ,虽然在当下现实世界中很是流行,但从长远来看,这个词很难有长久的生命力,一旦李宇春淡出演艺圈,“玉米”所具有的“李宇春的歌迷”这个义项自然就会消失掉。但有些网络词语,如“菜鸟”,用来比喻新手,由于它的使用具有广泛意义,并被大家普遍接受,它就已经成为现代汉语词汇中的一部分。

4.从心理因素来看,坚持文明与创新标准。

我们说网络语言的诞生反映了网民们的心理状态,对于那些积极的、充满正能量的网络语言,我们支持这种语言加入到现实语言体系当中,从而促进现代汉语的规范性多元化的发展。

对于反映阴暗、不健康、消极心理的网络语言,我们要坚决加以制止和传播。如“网页”“下载”“上传”等词汇都源自网络,但符合现代汉语词汇、语法规范和汉语造词规律,具有时代气息,已被我们熟知和使用; 而像用“太平公主”来形容胸部不够丰满的女性,用“绝代佳人”来形容丁克家庭等不文明充满隐晦意义的词语,我们要坚决加以制止。

总之,网络语言的发展是伴随网络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语体形式,它在网络中形成,也在网络中得以有力地传播。多模态称为网络语言传播的基本特征,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其积极因素又不能忽视其消极因素,我们要树立多模态的网络语言的认知观和规范观,要了解、研究网络语言的发展情况和规律,去粗求精,去伪求真,科学理性地引导网络语言朝着生态健康的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采取技术和行政措施以及发挥网络媒体、网民等网络语言使用主体的力量进一步规范网络语言的使用,让积极向上的网络语言的发展为我国传统汉语言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